投資股票要獲利,除了要研究有形的價值及報表之外,還要同時認識一些較抽象的投資觀念。把這些知識及觀念融會貫通,整合出適合自己的操作哲學,投資獲利也就指日可待。每一個散戶都有自己的投資理論,原則上只要能獲利,都算是成功的方法,只是散戶很少會把零星成功的觀念變成公式,導致原本單純的投資,最後幾乎都變成買樂透。下面是我的一些投資觀念,不一定適合每一個人,我整理出來讓大家參考:
不管學多好,都不表示你一定會贏
股票漲跌的原因可說是千奇百怪,即使完全相同的情況,如果碰到天不時地不利,股價也可能會有天壤之別。所以不管你自認學得有多好,都不表示你一定會贏,即使是股神巴菲特,投資前也一樣要做最壞的打算,他的一句名言就是:「買股票時,應該假設明天開始股市要休市3-5年。」雖然努力不代表一定贏,但時間越長,贏的機會就越大,巴菲特以這種長期投資的精神,得到了應得的收獲。我相信散戶只要有正確的投資觀念,努力遲早也會得到合理的回報。
稅+手續費 不便宜
買股票有沒有賺?這個問題大部份的人都難以啟齒。賺到的人不願說,怕麻煩。輸的人不想說,面子掛不住。我常問別人的是手續費,如果他回答是不清楚或是沒多少,那我幾乎肯定他是輸家。
家父曾經告訴過我一個故事,內容是說一個富翁臨死前叫回在外工作的三個兒子,說要傳授發財祕訣,三個兒子在病榻前仔細聆聽著,生怕錯過隻字片語。沒想到富翁一句話也沒說,只是使盡全力,拿起拐杖在三個兒子的頭上,重重的敲了一下後就死了,三個兒子對父親的舉動百思不解。數年後,由於無一技之長加上揮霍無度,三子都是貧困交加,手上拿著最後的一串錢,他們決定去賭場拼運氣。
賭當然是輸多贏少,一串錢沒多久就輸光,三子只好坐冷板凳旁觀。觀賞一陣子後,他們發現莊家會不時拿一些錢放入一小桶,有人不多時就會來收取。三子向旁人詢問,有人就告訴他們說:這個叫「打頭」,不管輸贏都要付他錢。三人一聽到「打頭」二個字,就想起父親臨死前的動作,隨即頓悟出賺錢的道理。回家後三子立即重操父業,沒多久就把家產賺回。
台灣股票的買賣手續費加證交稅是千分之5.85,看起來是不高,但台灣的股票周轉率卻是世界一流,熱門股每天的周轉率時常高達股本的百分之十以上。如果把股本中不會交易的股票扣除掉,熱門股的交易費用可能是賭場抽頭的好幾倍。一家公司如果長期在熱門股打轉,一年的交易費用可能是獲利的好幾倍。股票的手續費不便宜,如果你不在乎,那你肯定是輸家。
沒關係,反正沒有多少錢
如果以投資股票的時間來判斷會不會獲利,選好標的長期投資遠比短期買賣機會要大,同時也安穩得多。至於會長期投資還短期投資,除了技術及經驗之外,你對錢的看法影響很大。多金的名人何麗玲曾說過,她每次投資,都會把他當成是火柴盒裡最後一根火柴,深怕點完這根就沒有了。投資不在錢多錢少,沒有人一開始就拿一堆錢去投資。我剛開始投資股票時也是小股民,雖然投資不多,但一直都很慎重,因為我知道沒有多少的火柴能點。慎重不代表會贏,但你一定會從失敗中學到經驗及教訓。隨便也不代表立即會輸。但輕忽的結果就是錯誤的判斷,大輸一次只是早晚的問題。
賺兩成+來回 賺差價?
「賠一成逃命,賺兩成認贏」、「高出低進,來回賺差價」…股票市場上有不少數學理論,第四台的分析師每天都在電視上宣揚,大部份愛玩短線的散戶都認為這些理論說得有理。仔細想一想也是,20%減10%不就是賺10%,如果能嚴格遵守這些定律,肯定是贏多輸少。理論歸理論,實務上卻完全不是這麼回事;沒有人能算命神準,亂猜的結果就跟丟銅板的機率一樣,猜對的機率永遠都是一半,猜久了你也就變成永遠的輸家。
我對股票賺賠從未設限,該買還是該賣,這是由研究評估而產生出來的判斷,經驗技術越好,就越容易賺到你該賺的錢。賺兩成或是賺差價這種理論,純是投顧分析師要說服外行散戶的技倆,如果你信以為真,當然肯定是輸家。
2000名億萬富翁寧願錢存銀行而不去理財
我在報紙上看到一則新聞,內容是說全台灣存款上億的人,總共超過2000人。看到這則新聞的人一定跟我一樣感到驚訝,為什麼有這麼多的有錢人選擇不理財?自己理財其實是件很累人的工作,即使學夠本事,碰到天不時地不利,也不一定賺得到。交給別人理,就怕是有去無回。很多有錢人乾脆把錢存銀行,反到省了一堆的煩惱。
你有錢但沒興趣又不想花時間理財嗎?那就聽我的建議把錢存銀行吧!或許發不了財,至少還有本有利。
2007年9月13日 星期四
贏家理論 散戶心理學(轉貼)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1 則留言:
未上市股票的高利潤亦伴隨著高風險,投資人如不稍加注意,即可能碰到以下問題:1. 投資人所投資股票的公司經營不善,以致股票變成了「壁紙。2. 投資人所投資股票公司負責人品德欠佳,印股票換鈔票,甚至惡性倒閉。3. 產業走下坡,獲利減緩下降,連帶影響股價。4. 所託非人,買到假股票。
張貼留言